
HASHKFK
PG电子官方网站(PG Games)(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差额选举的目的在于使全国人大常委会获得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它可以使选举人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可以增强当选委员的责任感,珍惜被赋予的权利,履行好担负的责任。从那时起到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都是差额选举产生的。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差额比例与第十三届一样,都超过了8%,是8次差额选举中,差额比例最高的两届。差额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是我国民主制度的一个重大进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的一个具体体现。
从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至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全国人大会议制度逐项恢复、不断改进、日益规范。在这期间,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全面修改后的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对全国人大会议制度建设的阶段性重要成果予以肯定,作出规定。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制定了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对会议的举行,议案的提出和审议,审议工作报告、审议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选举、罢免、任免和辞职,询问和质询,发言和表决等都作了系统规定。至此,全国人大会议制度规范化、法制化。这成为全国人大会议制度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2007年党的报告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从2008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位老领导牵头负责修改选举法的工作。2009年5月的一天上午,他把我约到办公室,专门听取我对修改选举法的意见。我汇报了相关研究成果,他边听、边问、边与我讨论。2010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全体代表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选举法,确定了选举和分配人大代表名额的三项原则: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选举法的相关条文据此作了补充和修改。